南方工報“我為‘高質量發展’建言”系列評論之二:
尊重職工發展權 打造“幸福企業”
□南方工報評論員詹船海
春到嶺南春聲喧,推進實現廣東高質量發展,成為南粵大地的最強音。
高質量發展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新表述,表明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。
從企業層面來看,科技創新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徑,而科技創新必須自掌核“芯”技術,提高廣東制造和建造水平,提高廣東智造和創造含量,使產品更為市場所求、國家所依,并能領先于全球和未來,從而使企業實現最佳經濟效益,保持持續性發展。
科技創新需要人才支撐。企業在助推廣東高質量發展和實現本身高質量發展過程中,既要培育人才、留住人才,還要讓職工實現“對美好生活的向往”。
所以,高質量發展,還必須維護職工根本利益,增進職工福祉,讓職工能過上高質量生活,并讓他們不斷成長,成為一個“全面發展”的、幸福的人。企業必須充分認識并努力實踐,以“幸福企業”為標準,打造“幸福企業”的樣本。
“幸福企業”是實現分配正義,進一步優化生產關系。只有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兩方面都為人稱道的企業,才是高質量發展的企業,才是完整的高質量發展。魯迅曾經說過:“我們目下的當務之急,是:一要生存,二要溫飽,三要發展?!备哔|量發展的企業,肯定是那些尊重和滿足職工發展權的企業。
高質量發展,全體都有。高質量發展,要依靠全體勞動者的積極參與。而要調動職工的積極性、主動性,企業應該完善分配制度,為“共同富?!碧泶u加瓦,致力于打造“幸福企業”的樣本,提高勞動者勞動所得,使他們實現“體面勞動”。而那些長期以來只能讓勞動者靠加班加點“多掙錢”的企業,連勞動者休假權都難以滿足的企業,毫無疑問,不是高質量發展的企業,在高質量發展的號角聲中,肯定更顯落后,或許還要面臨被淘汰的命運。
做到高質量發展,企業必須尊重工會的存在,支持配合工會依法開展工作、履行職能,維護職工發展權。要誠心誠意就職工的基本權益和發展權益與工會平等開展集體協商,要有與工會一樣的認識和自覺,謀及職工惠及職工。我們發現,2021年,中華全國總工會已啟動提升職工生活品質試點工作。近期,廣東省總工會發布了《關于發布2022年廣東提升職工生活品質試點單位名單的通知》,全省20家企業被省總工會確定為“幸福企業試點單位”。工會此舉,正是為著實現和維護職工的發展權,必須得到企業的支持和配合,已經得到企業的支持和配合,令人欣慰。
企業還必須有更大的擔當和自覺,在新發展階段,貫徹新發展理念,構建新發展格局。不僅在調動職工積極性的策略和手段層面上,為職工加工資,為職工謀福利,而要認識到,增進職工福祉,滿足職工的發展權,本身就是目的;企業創新創效,是為自家職工發展和幸福,并且也為著廣大人民的幸福和發展。所以,要創建環境友好型企業,并要創建“人民滿意型企業”。企業有此大擔當,才配稱名牌企業;企業經營者有此大擔當,才配稱企業家。(來源:南方工報)
約稿啟事
兔年首個工作日,廣東省委、省政府在廣州召開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,為廣東經濟高質量發展描繪奮進藍圖,吹響全省高質量發展的沖鋒號。立足當下,如何理解、助力高質量發展?工會組織如何找準工作的落腳點、著力點、突破口,服務好職工群眾?企業如何構建和諧勞動關系,更好地吸引人才、培養人才、留住人才?廣大職工如何立足崗位作出新的更大貢獻?本報開設“我為‘高質量發展’建言”系列評論欄目,歡迎大家踴躍投稿,建言獻策。來稿一經刊用,稿酬從優。投稿郵箱:su83865299@163.com。
責任編輯:戴小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