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方工報“我為‘高質量發展’建言”系列評論之四:
做實工會主責主業 為高質量發展營造優質環境
□南方工報特約評論員 陳宇
實現高質量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,在廣東闊步走向高質量發展光明之路中,工會組織要做實主責主業,既要牢牢把握我國工人運動時代主題,引領廣大職工群眾聽黨話、跟黨走,學習新知識、掌握新技能、增長新本領,自覺投身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;也要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,廣泛深入持久開展各種形式的勞動和技能競賽,開展群眾性創新活動,推動健全高技能人才培養體系,加快構建產業工人技能形成體系,大力弘揚勞模精神、勞動精神、工匠精神,培養更多大國工匠、高技能人才,為高質量發展營造優質環境。
強化工會維權職責,讓企業健康和諧發展。企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職工的付出,職工權益保障也有賴于企業高質量發展。企業高質量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職工群眾,是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題中之意。各級工會要聚焦合法權益保障促高質量發展,充分發揮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作用,一手抓防范化解、一手抓引領構建,當好第一知情人、第一報告人,協助黨政和企業及時把勞動關系矛盾化解在基層,消除在萌芽狀態,提升企業防范各類風險的能力,促進企業健康、安全、和諧發展。工會組織要教育引導廣大職工自覺發揚識大體、顧大局的優良傳統,依法理性有序表達利益訴求,把個人發展自覺融入高質量發展的歷史洪流中。
強化工會服務職責,讓職工舒心建功高質量發展?!皥猿忠匀嗣駷橹行牡陌l展思想”是中國式現代化必須牢牢把握的一項重大原則,也是廣東高質量發展的價值取向。工會組織要堅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方針,始終把職工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,撲下身子努力解決職工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。堅持做好“春送崗位、夏送清涼、金秋助學、冬送溫暖”工會品牌工作,打造和完善“愛心媽媽小屋”“職工心靈驛站”“戶外勞動者之家”等貼近職工工作生活需求的工會服務工作陣地,在加快構建以精準幫扶和普惠性服務相結合、線上服務與線下服務相結合的工會服務職工體系等方面下功夫,不斷提升職工群眾的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,把“關愛職工就是推動高質量發展”的理念凝聚為社會共識。
強化工會協調職責,為高質量發展營造社會環境。工會維權服務是一個系統工程,黨委和政府的重視支持是根本保證,法律制度的健全落實是重要保障,社會各界的參與配合是有力支撐。加大工會源頭參與力度,推動以社會政策創新支撐高質量發展。健全勞動關系協商協調制度,深化“法院+工會”“仲裁+工會”等勞動爭議多元化解工作,加強與司法、律師事務所等相關單位合作,聯系引導社會組織為職工提供專業化服務。積極參與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,促進穩步提高職工收入水平和有序提升職工社會保障水平,使職工有穩定收入能消費、沒有后顧之憂敢消費,為擴大內需的戰略部署提供有收入支撐的消費需求。
責任編輯:張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