埃安生產車間內,機器自動化生產程度高。 全媒體記者譽建業/攝
4月15日,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第133屆廣交會在廣州琶洲開展。作為本屆廣交會新設展區,國產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備受外商矚目。
近年來,國產汽車在國際上“吸睛”無數,特別是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更是快速搶占國際市場份額。這成績的背后,來自國產汽車生產車間高度的自動化。近日,記者走進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多家企業,打卡探秘國產車企生產車間的自動化“黑科技”的奧秘。
產業工人力促自動化生產
“通過大屏幕可以看到,我們的生產線可根據不同的工位去調節車輛的高度,以適應員工的姿勢,大大減輕員工勞動的作業負荷。這邊的6臺協同作業的機器人,可互相配合完成擋風玻璃的抓取、涂膠以及安裝,實現全過程自動化生產?!避囬g工程師張自初如是說。
4月18日,記者在廣汽集團旗下新能源汽車獨立品牌埃安生產車間看到,汽車生產過程中諸如焊接、沖壓、涂裝、總成等環節全部在自動化產線上完成,工廠內僅保留少量工作人員負責設備檢查等關鍵工作。目前投產的兩座工廠能達到最高60萬輛的產能,張自初介紹,像采用專線生產的超級跑車等車型更是能實現一天生產一臺汽車的“壯舉”。
要維系如此龐大的產量,離不開車企對汽車產業工人的培養。廣汽埃安副總經理鄭純麒向記者介紹:“在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方面,我們始終把人才作為企業第一創造力。我們從組織機制的混改、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等措施方面,鼓勵、激勵員工積極創新。目前,我們的研發實力在國內排在前列,也為接下來我們發展智慧交通工具、智能生態方面都做了很好的人才儲備?!?/p>
記者隨后在廣汽乘用車生產車間看到,現場的機器人擎起巨臂,一旁的工人只需簡單輔助即可完成汽車組裝,其機械化程度令人咋舌。廣汽乘用車整車制造二部部長支林喜說:“我們每年在自動化率提升當年做了很多改善,包括總裝、焊裝、涂裝方面,投入了不少機器人代替人工操作,從而提升了生產效率和節約人力成本?!奈?span style="text-align: justify;">’期間我們的自動化率已經可以達到100%,基本上原來我們的人員可以比以往減少一半?!?/p>
自動駕駛研發賦能中國制造
汽車智能化發展意味著車企在科技研發上的大量投入。作為廣東省汽車龍頭企業,廣汽集團自2006年起成立廣汽研究院,主要負責廣汽的自主技術研究和產品開發工作,目前累計研發投入已超300億元。
記者在該院智能駕駛遠程云控實驗室的屏幕上看到,在廣州市番禺區鬧市區上下班高峰期,自動駕駛汽車熟練地穿梭在市政道路上。未來,通過大數據學習之后的自動駕駛將被廣泛應用于廣汽生產的汽車中。
據悉,廣汽研究院自主研發的這套自動駕駛系統,至少要經過20億公里的海量測試,才能達到有經驗司機的駕駛水平,僅靠實車測試,至少要花幾百年時間。因此,大規模的仿真測試特別重要。為了加快測試效率,并解決汽車智能駕駛工業軟件“卡脖子”的問題,廣汽研究院采用了產學研合作模式,與吉林大學、中汽中心聯合攻關,用了兩年時間,自主研發了智能駕駛數據仿真平臺——神行平臺,廣汽研究院擁有這套平臺的完全自主知識產權。這套平臺將人、車、路、環境這些真實復雜的交通場景虛擬化,構建海量的場景庫,讓自動駕駛系統在云端虛擬的各種道路場景中不停地測試、驗證,加快感知、規劃算法的開發迭代。因此,利用神行平臺就可以實現每天每車百萬公里的測試驗證速度,將98%的場景在仿真測試里實現。
?。▉碓矗耗戏焦?作者:全媒體記者譽建業)
責任編輯:張苑